首页 > > 课程导学

临床免疫学检验---教学计划

发布时间:2019-07-12 09:45:19

一、概论 

一)教学内容 

(一)基础免疫学概述;
(二)临床免疫学的概念及临床应用范畴
二)教学要求 
(一)掌握基本概念:临床免疫学、免疫应答、免疫组织与器官、免疫细胞、免疫分子。 
(二)熟悉免疫学基础理论的临床应用,当代免疫检测的发展趋势,免疫检测技术在参与免疫性病理损伤的免疫细胞、免疫分子检测中的作用。
(三)了解免疫检测方法在免疫相关疾病的发病机制研究和临床诊断中的地位。

二、抗原抗体反应 

一)教学内容 
(一)抗原抗体反应原理、特点、影响因素。
(二)抗原抗体反应的类型。

二)教学要求 
(一)掌握前带、后带、免疫复合物、亲合性、亲合力的概念。
(二)熟悉抗原抗体反应的特点,影响抗原抗体反应的因素。
(三)了解抗原抗体反应的基本类型。

三、免疫原和抗血清的的制备技术 

一)教学内容 
(一)免疫反应的基本条件:抗原、抗体。抗原的纯化是制备高效价特异抗体的先决条件。
(二)抗体制备技术:杂交瘤技术、免疫动物制备技术、基因工程技术。
(三)抗体类型:单克隆抗体、多克隆抗体、基因工程抗体。
二)教学要求 
(一)掌握抗血清的制备及鉴定方法
(二)熟悉免疫佐剂的概念及应用原则。
(三)了解免疫原、半抗原和抗血清的概念

四、单克隆抗体与基因工程抗体的制备

一)教学内容 
(一)杂交瘤技术的基本原理。
(二)单克隆抗体、基因工程抗体。

二)教学要求

(一)掌握杂交瘤技术的原理。单克隆抗体、基因工程抗体的概念
(二)熟悉单克隆抗体制备的基本步骤及杂交瘤细胞概念。
(三)了解抗体库技术及单克隆抗体在医学上的应用

五、凝集反应

一)教学内容

(一)凝集反应的特点。
(二)常用的凝集反应类型(直接与间接凝集反应、抗球蛋白试验等)。

二)教学要求 

(一)掌握凝集反应的原理及临床应用。
(二)熟悉凝集反应的特点和类型。

六、沉淀反应 

一)教学内容 

(一)沉淀反应的反应特点。
(二)液体、凝胶内的沉淀反应类型及应用。

二)教学要求 
(一)掌握沉淀反应的特点。
(二)掌握免疫电泳的基本原理和常见免疫电泳类型、应用。
(三)了解单向扩散试验、双向扩散试验的结果判断及临床应用。

七、荧光免疫技术

一)教学内容
(一)荧光的基本知识及常用荧光物。
(二)荧光抗体的制备、标记、纯化和鉴定。
(三)免疫荧光显微技术中标本的制作、荧光抗体染色及荧光显微镜检查。
(四)荧光免疫技术在医学检验中的应用  病原学和自身抗体检。

二)教学要求

(一)熟练掌握荧光免疫技术中的基本概念
(二)熟悉荧光标记抗体的制备及检测方法
(三)了解免疫荧光技术在医学检验中的应用。

八、酶免疫分析技术 

一)教学内容 
(一)酶免疫技术的分类  均相酶免疫测定、异相酶免疫测定。
(二)酶免疫技术的技术特点  酶及其底物  抗体或抗原的酶标记
(三)酶免疫技术在医学检验中的应用

二)、教学要求

(一)熟练掌握酶免疫技术各检测方法的检测原理
(二)熟悉酶免疫技术中常用的酶及相应底物的特性。
(三)了解酶免疫技术在医学检验中的应用

九、免疫组织化学技术 

一)教学内容 
(一)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概述
(二)荧光免疫组织化学技术
(三)酶标记免疫组织化学技术
(四)免疫电镜技术

二)教学要求
(一)熟悉免疫组织化学的基本原理、技术要点及影响因素。
(二)掌握荧光免疫组织化学技术、酶免疫组织化学技术的技术特点和应用原则。
(三)了解免疫电镜技术
(四)了解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在医学上的应用。

十、固相膜免疫分析技术 

一)教学内容 
(一)固相膜免疫分析的特点
(二)胶体金免疫分析技术(免疫渗滤试验、免疫层析试验)
(三)其他膜载体免疫分析  斑点酶免疫吸附试验  免疫印迹技术

二)教学要求

(一)掌握胶体金免疫测定的原理,熟悉其检测方法。
(二)掌握斑点酶免疫吸附试验的原理及应用
(三)了解免疫印迹技术的原理
(四)了解上述固相膜免疫分析的临床应用

十一、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

一)教学内容 

(一)化学发光剂和标记技术:吖啶酯,三联吡啶钌;直接偶联,间接偶联
(二)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的类型:直接化学发光免疫分析,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

二)教学要求 
(一)掌握常用的化学发光剂及其特性。
(二)熟悉化学发光、化学发光反应类型、化学发光剂的标记技术、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要点及特点。
(三)了解生物发光、影响化学发光标记的因素、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的临床应用。

十二、生物素和亲和素放大技术

一)教学内容 
(一)生物素-亲和素系统的特点。
(二)生物素的理化性质与标记。
(三)生物素-亲和素系统的应用。生物素-亲和素系统基本类型、原理,及其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

二)教学要求 
(一)掌握生物素亲合素放大系统的基本类型和原理。
(二)熟悉生物素亲合素放大系统的特点。
(三)了解生物素和亲和素放大技术的应用。

十三、免疫细胞的分离和免疫细胞检测技术 

一)教学内容 
(一)免疫细胞的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淋巴细胞的分离、T细胞和B细胞及其亚群的分离。
(二)淋巴细胞表面标志的检测及亚群分类。
(三)淋巴细胞功能检测技术。

二)教学要求
(一)掌握免疫细胞主要的表面标志、T细胞亚群检测原理及其功能测定方法。
(二)熟悉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淋巴细胞、T细胞亚群的分离方法及不同分离液特性。
(三)了解不同性质和功能淋巴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及免疫细胞检测的临床意义。

十四、流式细胞仪分析技术 

一)教学内容

(一)流式细胞仪的结构、数据分析及分选原理
(二)流式细胞仪免疫分析的技术要求。样本的制备、荧光染料的选择与标记、质量控制等。
(三)流式细胞术在免疫检验中的应用。淋巴细胞及其亚群分析;淋巴细胞功能分析等。
二)教学要求 
(一)掌握流式细胞仪免疫分析的结构、原理及技术要点。
(二)熟悉流式细胞分析技术在免疫检验中的应用。
(三)了解流式细胞分析术中样品制备、荧光标记及质量控制、常用荧光染料等。

十五、免疫球蛋白的检测

一)教学内容 
(一)IgGIgAIgM测定(单向免疫扩散法,免疫浊度法);血清IgG亚类测定。
(二)IgGIgAIgM测定的临床应用。
(三)异常免疫球蛋白的检测:M蛋白的检测、本周蛋白的检测。
二)教学要求 
(一)掌握免疫球蛋白测定方法和临床应用。
(二)熟悉免疫球蛋白的基本结构及分类。
(三)了解M蛋白、冷球蛋白的检测方法及临床意义。

十六、细胞因子与细胞粘附分子的检测 

一)教学内容

(一)细胞因子概述;细胞因子的检测方法及方法学评价。
(二)细胞粘附分子概述及检测方法
(三)细胞因子与细胞粘附分子检测的临床应用

二)教学要求 
(一)掌握细胞因子的基本共性及常见检测方法的特点。
(二)熟悉细胞粘附分子的概念及基本特性。
(三)了解细胞因子和粘附分子检测的临床应用。

十七、补体检测及应用

一)教学内容 

(一)补体系统概述。
(二)补体总活性测定和单个补体组份测定。
(三)补体检测的临床应用。

二)教学要求 
(一)掌握溶血反应的原理,单个补体组份测定方法。
(二)熟悉总补体活性(CH50)测定、补体结合试验的基本原理。
(三)了解补体系统三条活化途经的特点及补体检测的临床应用。

十八、超敏反应性疾病及其免疫检验

一)教学内容 
(一)Ⅰ型超敏反应的特点、发生机制、相关疾病及免疫检验。
(二)Ⅱ型超敏反应的特点、发生机制、相关疾病及免疫检验。
(三)Ⅲ型超敏反应的特点、发生机制、相关疾病及免疫检验。
(四)Ⅳ型超敏反应的特点、发生机制、相关疾病及免疫检验。
二)教学要求
(一)掌握各型超敏反应的检测指标及其免疫检测方法。
(二)熟悉各型超敏反应的特点、发生机制,以及参与反应的免疫效应分子。
(三)了解各型超敏反应相关的疾病。

十九、免疫增殖性疾病及其免疫检验

一)教学内容 
(一)免疫增殖性疾病的概念及分类。
(二)免疫增殖性疾病的免疫损伤机制。
(三)常见免疫球蛋白增殖病:多发性骨髓瘤、轻链病等。
(四)免疫增殖性疾病的免疫检测。
二)教学要求 
(一)掌握异常免疫球蛋白及其片段的检测方法及结果判断原则。
(二)熟悉常见免疫增殖病及实验室检测特点。
(三)了解免疫增殖病的概念及损伤机制。

二十、免疫缺陷性疾病及其免疫检验

一)教学内容 
(一)免疫缺陷病的分类和共有特性。
(二)常见原发性免疫缺陷病和继发性免疫缺陷病的免疫学特性。

(三)免疫缺陷病的免疫检验。

二)教学要求 
(一)掌握免疫缺陷病的共有特点;掌握获得性免疫缺陷病的发病机制、免疫学特点及免疫检验。
(二)熟悉原发性免疫缺陷病的分类。
(三)了解常见原发性免疫缺陷病的免疫特点。

二十一、感染性疾病的及其免疫检验 

一)教学内容 

(一)细菌性感染的免疫检验。 
(二)病毒性感染的免疫检验。
(三)真菌及寄生虫感染性疾病的免疫检验。
二)教学要求 
(一)掌握各感染性疾病的生物学特性。 
(二)熟悉常见感染性疾病的免疫检验项目及临床意义。 
(三)了解机体抗细菌和病毒等病原体感染的主要免疫机制。 

二十二、自身免疫性疾病及其免疫检测 

一)教学内容
(一)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分类及共同特征。
(二)自身免疫病的发病机制:自身抗原出现、免疫调节异常等。
(三)常见自身免疫性疾病。
(四)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主要实验室检测:自身抗体的检测及临床意义等。

二)教学要求 
(一)掌握常见自身免疫性疾病、自身免疫、自身抗原的概念。
(二)熟悉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病机制、实验室检测项目及其临床意义。
(三)了解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分类原则及其特性。

二十三、肿瘤免疫及其免疫检验 

一)教学内容

(一)肿瘤抗原的概念、机体抗肿瘤的免疫效应机制。
(二)常用肿瘤抗原等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二)教学要求 
(一)掌握肿瘤特异性抗原、肿瘤相关抗原的概念。
(二)熟悉常见肿瘤的免疫诊断及检测方法的应用原则。
(三)了解肿瘤抗原的分类,肿瘤的发生因素。

二十四、移植免疫及其免疫检验

一)教学内容 

(一)引起排斥反应的靶抗原:HLA、其他血细胞抗原、组织特异性抗原、次要组织相容性抗原。
(二)排斥反应的种类及发性机制。
(三)排斥反应的免疫检验。体液免疫检测、细胞免疫检测、补体检测、急性时相反应物质检测。

二)教学要求 

(一)掌握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次要组织相容性抗原的特点;供者、受者、排斥反应等基本概念。
(二)熟悉排斥反应的种类及发生机制、排斥反应的免疫学检测。
(三)了解排斥反应的预防及治疗。